【國情點題】「靠誰救」論調瘋傳 抹黑香港無助溝通

國情動向

發布時間: 2019/06/27 12:05

最後更新: 2019/06/27 14:49

分享:

分享:

香港反《逃犯條例》修訂風波震動全球之際,內地幾乎封鎖全部信息。數天前,一篇《香港這座城市還有救嗎?》的文章在內地瘋傳,點擊超過百萬。這篇文章作者曾來港讀研究生課程,文章雖充斥着穿鑿附會與偏見,卻在內地很有市場。

這類文章之所以流行於內地,官方的推波助瀾作用不容忽視。長久以來,有關方面刻意助長一般民眾對香港的傲慢及鄙視心態,這種思維只會令香港與內地隔膜更深。

說官方對這類文章推波助瀾是有迹可尋的,當《香港這座城市還有救嗎?》在微信群瘋傳後,一些港漂認為文章內容誤導,也紛紛發文批駁,其中流傳比較廣的有網名「泫然亦然」的《請收起你的厭港症》、署名「北京評論員」的《隔着普通話與粵語的距離答不到「香港有救嗎?」》,還有Kief《蠢的並不是香港青年》。

《香港這座城市還有救嗎?》原文

《請收起你的厭港症》原文

《隔着普通話與粵語的距離 答不到「香港有救嗎?」》原文 

《蠢的並不是香港青年》原文

然而,《香港這座城市還有救嗎?》一直存在,其他批駁文章在網上統統消失得一乾二淨。這種徹底性的封殺,顯然並不是網絡審查員的個別行動,而是宣傳高層下的令。

事實上,每當香港出現大型社會運動,內地必嚴防死守,以免這些活動影響了內地社會穩定,這本不足為奇。

港漂批駁文章 網上被消失

但是,每每這個時候,內地網上往往出現一些針對香港的文章,以這次為例,除了《香港這座城市還有救嗎?》之外,之前還有一篇《八問港兒,你親媽到底欠你甚麼?!》。其實,這些文章來來去去都是一些套話,例如,香港人不感恩,沒有祖國水也沒得喝。

《香港這座城市還有救嗎?》則說,香港年輕人是蠢、不是壞,港生不懂殖民歷史,質素「不足以在一個大市場中與大陸青年競爭」。文章又指出,香港長久以來受西方價值觀衝擊,「普通民眾很容易被蠱惑,上一次街,遊一次行,就能獲得一些虛偽的滿足感」。

這些言論其實不值一駁,正如《蠢的並不是香港青年》一文所說:「這些人來說,政治原因在這個國家永遠不會是事情的根本原因。他們永遠不會相信會有人,就像這些香港青年,會單純為了所謂的democracy, liberty和rule of law而自發自願地抗爭。」

如果說,那些「唱衰」香港的文章只是網民的議論,並無代表性;前不久,在網上有流傳中國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徐焰少將,在去年11月初成都的全國名師工作室發展論壇上的講話,才叫人心寒。徐焰稱,發現香港的社會基礎是「中國最壞的,比台灣都壞」,因為香港居民的成分,三分一是接受港英教育的原住民;三分一是1949年至1950年被共產黨清算鬥爭掃地出門跑出去的(最壞的,對共產黨刻骨仇恨);三分一是三年災害大饑荒逃出去的。

倘極左思想成主流 屬中港災難

不能否認,近年內地極左思潮隱現,徐焰的看法在中共內部也有一定市場。如果這種對香港的看法成為主流,對中國、香港均是災難。回歸後上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、首任中聯辦主任姜恩柱曾說,香港是一本很難讀懂的書,但他願意去認真體會。姜的這番話如今看來還有現實意義。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
撰文 : 高青
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